重庆ISO27001认证-开发策划规程
2019-07-14 11:59:51 434次浏览
四、开发策划规程1. 目的
规定具体产品整个生存周期中的各种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使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在规范化的规程指导下进行,预防、控制及消除可能发生的失误和缺陷。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开发初始阶段所进行的策划活动。
3. 职责
3.1. 项目组长编制《开发计划》和《质量计划》。
3.2. 支持经理编制《配置管理计划》,开发环境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
3.3. 测试组长编制产品的《测试计划》。
3.4. 开发中心负责人审批上述计划。
4. 程序 4.1. 制定项目的《开发计划》
项目组长根据合同/产品立项书和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制项目《开发计划》。项目《开发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项目描述;
项目开发资源描述;
开发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输入输出描述;
进度安排;
不同部门间的接口与协调;
开发工作应遵守的规则、惯例和约定,开发使用的工具与技术。
4.2. 编制《质量计划》
4.2.1. 质量计划是质量体系在具体产品开发中的实施方案,是质量策划的文件性结果。
4.2.2. 项目组长根据项目的规模、目标、开发周期等具体情况编制《质量计划》。
4.2.3. 《质量计划》应包括以下的内容:
项目的质量目标;
项目质量保证活动的职责与权限;
项目开发过程中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
4.3. 编制《配置管理计划》
见《配置管理规程》。
4.4. 编制《测试计划》
测试组长编制《测试计划》,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从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以及用户测试这种类型中选择至少两种,并保证这两种测试活动不完全是由相同的人员完成的。 《测试计划》中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规定测试的强度、覆盖程度和频度。
4.5. 开发计划评审
在《开发计划》及相关的《质量计划》、《配置管理计划》和《测试计划》编制完成后,由开发中心负责人对上述计划进行评审。参加者应包括开发中心负责人、新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项目组长;《测试计划》的评审还应有测试部门的人员参加。评审结果应当形成记录,即《开发策划活动评审表》。上述计划的变更应在原范围内重新评审并做好记录。
4.6. 小项目的开发策划要求
对项目组成员不超过两人,且开发周期(至系统测试前为止)不超过6个月的项目,可以按上述各计划的要求,把开发策划活动中应当形成的开发计划、质量计划与测试计划合并成一个计划,仍称为《开发计划》。
5. 相关规程
《配置管理规程》
6. 质量记录
《配置管理计划》
《开发计划》
《测试计划》
《质量计划》
《开发策划活动评审表》
附录1:
DT-Q1-01-04-01-2002
配置管理计划
序号:
一、 配置管理职责
描述项目组中相关人员在配置管理中的职责,包括项目组长、支持经理,以及配置管理人员(可选)。
二、 软件产品配置项标识的管理要求;
描述在生存周期各阶段中,产品配置项构成的划分准则,标识方法。
三、 软件产品配置项测试/评审状态的管理要求;
描述在生存周期各阶段中,产品配置项测试及评审状态的标识方法,状态发生变化时应执行的程序。
四、 软件产品配置项的更改控制方法;
描述对软件配置项变更的申请、标识、审批、验收等活动的规定。
五、 配置管理使用的工具、技术和方法;
描述项目组在配置管理中对统一使用的工具、技术和方法的要求。
六、 计划制定人的姓名及制定日期
-
CMA是China Inspection Body andLaboratory Mandatory Approval(直译:中国检测机构和实验室强制认证)的缩写。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检测机构,可按证书上所批准列明的项目,
-
校准实验室认可部1.负责校准类实验室认可制度和方案研究,及相关领域工作组的牵头管理工作;2.组织校准、国防,以及电子电器方实验室认可申请受理、评审以及后续的监督、扩项和复评活动,并实施监控。承担部分现场评审工作;3.负责审查评审材料的完整性
-
认证对象是所有对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及其它各类实验室;如各种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环境检测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等。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检测机构,允许其在检验报告上使用CMA标记;有CMA标记的检验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
-
CNAS认可流程第1步:前期规划:实验室建设、仪器采购校准、人员招聘与培训、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及审核定稿、实验室质量体系诊断及检测水平评估等。第2步:建立体系:按照CNAS相关领域要求、认可准则要求等,建立起符合自己实验室现状的管理体
-
产品认证机构认可部1.负责产品认证、服务认证、审定核查等认可制度和方案研究,及相关领域工作组的牵头管理工作;2.组织相关机构认可申请受理、评审以及后续的监督、扩项和复评活动,并实施监控。承担部分现场评审工作;3.负责审查评审材料的完整性和符
-
认可评定部1.组织开展各类机构认可项目的审核与评定,及认可证书的制作与发放工作;2.负责认可标识和认证机构国际互认标识使用许可协议的管理工作;3.负责实验室和检验机构等认可费用收缴管理工作(除受理费和认证机构认可费用收缴);4.负责实验室等
-
CNAS由原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简称为CNAB)和原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简称为CNAL)合并而成。CNAS通过评价、监督合格评定机构(如认证机构、实验室、检查机构)的管理和活动,确认其是否有能力开展相应的合格评定活动(
-
CNAS由原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简称为CNAB)和原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简称为CNAL)合并而成。CNAS通过评价、监督合格评定机构(如认证机构、实验室、检查机构)的管理和活动,确认其是否有能力开展相应的合格评定活动(
-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是经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授权,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验机构认可及相关工作的国家认可机构。成立于2002年7月,是在原国家技术监督局成立的实验室国家认可组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机构,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 [4]2006年3月31日,经国家质检总局同
-
国际合作部1.负责相关国际、区域组织的联系并组织参与其活动;2.负责国际双边交流与合作活动;3.组织与国际认可合作组织和国(境)外相关机构签署认可合作协议;4.负责国际信息的收集与传递;5.负责中心外事工作;6.负责中心英文网站新闻宣传工作
-
认可评定部1.组织开展各类机构认可项目的审核与评定,及认可证书的制作与发放工作;2.负责认可标识和认证机构国际互认标识使用许可协议的管理工作;3.负责实验室和检验机构等认可费用收缴管理工作(除受理费和认证机构认可费用收缴);4.负责实验室等
-
体系认证机构认可部1.负责管理体系认证、人员认证、软件评估等认可制度和方案研究,及相关领域工作组的牵头管理工作;2.组织相关机构认可申请受理、评审以及后续的监督、扩项和复评活动,并实施监控。承担部分现场评审工作;3.负责审查评审材料的完整性
-
这项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执法监督工作。凡是经过国家计量行政部门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国家将授予CMA计量认证标志,此标志可加盖在检测报告的左上角。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分为两级实施。一个为,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另一个为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机构包括:全体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认证机构技术委员会、实验室技术委员会、检查机构技术委员会、评定委员会、申诉委员会和秘书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委员由政府部门、合格评定机构、合格评定服务对象、合格评定使用
-
国际合作部1.负责相关国际、区域组织的联系并组织参与其活动;2.负责国际双边交流与合作活动;3.组织与国际认可合作组织和国(境)外相关机构签署认可合作协议;4.负责国际信息的收集与传递;5.负责中心外事工作;6.负责中心英文网站新闻宣传工作
-
评审员管理部1.组织研究提出并组织落实评审员发展与培训需求;2.负责认可评审员和技术专家的资格审查与评价工作;3.负责认可评审员和技术专家管理制度的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作;4.负责认可评审员和技术专家的聘用、资格保持、监控、晋级及考核等工作;5
-
CNAS认可流程第1步:前期规划:实验室建设、仪器采购校准、人员招聘与培训、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及审核定稿、实验室质量体系诊断及检测水平评估等。第2步:建立体系:按照CNAS相关领域要求、认可准则要求等,建立起符合自己实验室现状的管理体
-
校准实验室认可部1.负责校准类实验室认可制度和方案研究,及相关领域工作组的牵头管理工作;2.组织校准、国防,以及电子电器方实验室认可申请受理、评审以及后续的监督、扩项和复评活动,并实施监控。承担部分现场评审工作;3.负责审查评审材料的完整性
-
国际合作部1.负责相关国际、区域组织的联系并组织参与其活动;2.负责国际双边交流与合作活动;3.组织与国际认可合作组织和国(境)外相关机构签署认可合作协议;4.负责国际信息的收集与传递;5.负责中心外事工作;6.负责中心英文网站新闻宣传工作